10月是否适合开学?砂中央医院卫生及社区医学研究所及儿科顾问医生黄孟豪认为,这是很棘手的问题。不过,很肯定的是,如果把孩子留在家里,他们接触的人少,风险自然较低,反之则相反。
因此,如果符合资格就去接种疫苗,不管有打还是没有打,都是要戴好口罩。在学校,希望校方做好通风措施,尽量打开窗户和课室大门,冷气可以开,同时,也打开窗户,确保空气流通以降低风险。
黄孟豪今日作客古晋南市市长拿督黄鸿圣的脸书直播时,回应民众的提问时,如是表示。
关于与病毒共存是否为被病毒打败的说法,他表示,这回归到生计和生命之间取得平衡点,疫情之下,人们还是需要继续生活,需要向前走。疫情至今已有20多个月,人们知道该如何向前走,就像开车出门会有出车祸的风险,不但不代表不开车出门,只是开车时戴上安全带、装上气囊、提高安全装备,以减低车后意外的风险。如果把观点放在冠病,感染风险也就可降低了。
他说,当冠病爆发的2、3个星期专家知道病源从哪里开始,就是从动物跳过自然界的界限,进入人类群体,然后病毒在人类之间传播。在病毒学,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病毒传到人类的时间相当短,在当时的观点,从科学的角度,人类是有机会阻断其传播链,进一步将病毒隔离,并将病毒从地表消失掉。
“我们有成功的例子,就是在2003年‘沙士’病毒(SARS)就是靠着这个观点把它解决掉,每个人都希望这是短暂的现象,2003年的SARS病毒很快在12个月内压下去,2005年以后就不再没有SARS病毒存在。”
他称,医药界都希望能重复SARS的经验,完全击败病毒,疫苗研究工作很快展开,几个月就把疫苗研究出来,所开发的疫苗当初是希望能帮助切断病毒传染链,后来发现疫苗在这方面无法发挥得那么好。
他表示,现在抗击的冠病病毒不能和之前SARS的病毒来看待,因为新冠病病毒与SARS病毒虽然两个是来自同一个家庭,但们他们的行为和特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需要把目标重新调整下来。
在提到抗疫方面,首先需要确定抗疫的定义是在哪一方面,如果是定义在把病毒从地表上消失掉看似不成功。如果定义和目标是放在保护医疗系统,以让医院慢慢恢复以前服务范围,不是只单单看冠病,还有其他人都需要到医院接受其他治疗,那么就将通过疫苗以降低重症的死亡率,以达到所设下的抗疫目标。重新审视目标,再进行检讨目标,以朝着目标前进。
因此,他提醒民众继续遵守SOP,外出戴口罩,在可堂食的地方,尽量在堂食的时间和缩短摘下口罩的时间,以保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