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生正能量,第一时间为您带来马来西亚最新的新闻动态、最有趣的生活琐事,我是小编古灵精怪的天马小行空,在这里有生活,有朋友,有故事,马来西亚的活地图哦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受到外伤,但是皮肤上总是,莫名青一块紫一块的情况,甚至不觉得疼痛,没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
其实这些淤青是因为皮肤下的微血管破裂,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的瘀伤,通常5到7天就会退瘀,复原的速度根据你出血的位置多深。
此外,以下几种原因,也会诱发淤青。
1.血管弹性缺失
年龄的增长、日晒、激素等都会导致我们的皮肤变薄、血管失去弹性、收缩能力降低,凝血机制作用大大减弱。
再者,胶原蛋白、维生素C等的缺乏也会导致血管变脆。
因为胶原蛋白作为血管壁的重要成分,可以使血管充满弹性和张力,而它的生成需要维生素C等的作用。
2.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是人体的凝血因子,它能帮助血管收缩,修复血管损伤。
血小板减少会让受损的血管像漏水的管子一样不停地向组织中渗出血液,形成淤青。
维生素B12或叶酸的缺乏;一些恶性肿瘤,病毒感染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血小板生成障碍;而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的使用也可能破坏血小板。
3.血流速度过慢
血液杂质过多,浓稠度过高,会减慢血液流动速度。一旦出现堵塞,就可能出现淤青。
因此,血淤体质者以及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出现淤青。
此外,身体缺乏锻炼、新陈代谢过慢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4.凝血因子缺乏
我们人体中有十几种凝血因子,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导致凝血反应受阻。
先天性的疾病,如血友病会造成凝血因子的缺失,而维生素K的缺乏会导致凝血因子的合成障碍,一些药物服用不当也会影响凝血功能。
大马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Malaysia)早前亦在脸书专页分享相关资讯,并指一般瘀伤可分为4个阶段:
1.红色/粉色
这代表新的瘀伤。因为新鲜血液正从破裂的血管流到了组织,而鲜血中含有铁质和氧气,所以呈现红色。
2.蓝色/紫色
通常瘀青3-4天,血管流失的血液氧含量减低,血液颜色就会不断变暗,最后会呈现深蓝并带点紫色。如果你碰伤的血管是在肌肤更内层,瘀青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黑色。在这个时期,身体会快速地制造出新的红血球,将它运输到受伤的部位。
瘀青过了几天后会转变成绿色,红血球在破裂后会产生血红蛋白,而癒合阶段中身体会把血红蛋白转变成新的化学物质,因而改变了它的颜色。这个阶段的瘀血常常以绿色为中心,外围绕着蓝紫色的边界。
4.黄色/浅褐色
瘀伤接近痊愈,因为大部份的血红蛋白都已经被分解完毕,变成了胆红素,这会使皮肤表层看起来像黄色。
用以下的方法,可以快速去除淤青。
1.冰敷:当受伤时,应先用冰敷皮肤表层,就可以有效解除疼痛或肿胀。一天约敷3次,每次以10-20分钟为限。在48小时内尽量避免浸泡热水、用热水淋浴、热敷,或是喝下太多的酒精。
2.抬高患处:将瘀青的部位抬高于心脏的水平,然后同时冰敷,可以减少出血的面积。
3.热敷:两天后,如果大部分的肿胀已经消失了,就可以开始对伤处进行热敷,一天约敷3次,每次10-20分钟,这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并帮助愈合过程。
如果瘀伤出现以下状况,就必须求医:
●频频出现不明原因的瘀伤。
●瘀伤面积越来越大。
●眼睛四周出现瘀伤。
●肿大情况恶化,可能骨头已经断裂。
尤其瘀青出现在脸部、胸腹、背部等躯干处,并伴有牙龈流血、鼻血、痔疮出血或月经量很大,而且频繁出血时就要特别注意,因为你有可能是:
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B12、C、K都有帮助血液凝结的功能,但一旦摄取不足,就算只是轻微的碰伤,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瘀伤。
肝脏负责制造凝血因子,如果肝功能不好、肝硬化、肝衰竭或维他命K缺乏时,都会造成凝血时间延长,导致凝血功能受损而产生瘀青。
急性白血病(血癌)
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出现恶性变化时,骨髓中的原始细胞以及新生细胞都出现了异常增生的情况,就容易导致身体造血能力受到抑制。此时患者会表现出感染、出血或者贫血等情况,皮肤表面就会出现明显的瘀青。
紫斑症(purpura)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的疾病,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的状况,它可能是血小板疾病、血管疾病、凝血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这种疾病除了会造成出血外,还影响其他器官,例如黏膜出血、关节出血、肠道出血、尿道出血等。
脑下垂体肿瘤或脑瘤
脑部肿瘤会导致脑压高,也会连带造成眼压飙高,严重时患者会出现黑眼圈、甚至是眼周瘀血。
跟你说个小秘密,我想把一切有趣的,美好的事情说给你听,在大马,我很厉害的哦,关注人生正能量,就能找到我啦!